管理员请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关于学会>山大教科院

关于学会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22/12/31 14:351760 阅读


教育科学学院创立于1929年。历经: 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山西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山西大学教育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几个发展时期。

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学本科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占比44%;已获博士学位者32人,在读博士2人,其中2人获得国外博士学位;12人曾先后赴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地留学或进行学术交流。

“沉静务实、积极进取”,是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院训。经过80多年的办学过程我院师资队伍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沉静务实、积极进取。静炼内功、勤养外援;方向明确、夯实根基。不断引进教师充实力量、鼓励送出教师吸收新鲜营养。始终朝着教学严谨规范、学术创新领先和实践应用示范的方向服务于山西、服务于教育和心理领域。

“沉静务实、积极进取”,将是我们坚定的态度,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必将越来越强健,越来越壮大!这支队伍必将越来越团结、越来越阳光!



教科院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韩树林

院长:刘庆昌教授

党委副书记:许家巧

副院长:徐冰鸥教授

副院长:孙杰副教授

调研员:刘芹华



心理学系教师风采


杨继平:男,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学校心理学分会和社会心理学分会委员,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七、八届理事长,兼任心理学权威刊物的审稿专家,2015 年成为山西省唯一一位被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曾荣获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杨继平教授立足影响深远的山西晋商文化,首次运用心理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晋商巨贾的人格结构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目前主要从事道德推脱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国内首位对道德推脱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





 范红霞:女,山西晋城人。国际荣格心理分析师,中国注册心理师,高级沙盘游戏分析师。

 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现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澳门城市大学博导和教授。曾任心理学系主任、教科院副院长、学工部副部长、咨询中心主任。受训于瑞士苏黎世荣格学院、美国杜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华南师大。是山西省心理学会秘书长、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心理咨询师联盟顾问。先后在《教育研究》、《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系《心灵花园:沙盘游戏治疗》丛书编委成员,出版有《大学生成功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与心灵培育》、《心疗——职场心理压力调节》等专著或教材,参译于《荣格全集》、《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助人关系:过程与技能》和《职业生涯咨询中的治疗计划》等,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



刘丽:女,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西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山西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          X-08-035),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心理咨询师联盟副主席。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梁晓燕:女,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现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山西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总站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家事审判专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师、山西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主要从事儿童社会性发展与评价、青少年网络心理及职业辅导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一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荣获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



 孙雅峰:女, 2012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讲师,硕士生导师。讲授《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研究领域涉及第二语言学习,关注第二语言经验对成人及儿童一般认知能力,特别是执行控制功能的影响以及抑郁症患者及抑郁情绪个体执行控制功能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刘丽红:女,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先后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光明日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数篇。著有《城镇化进程中的心理学研究》,参与编写《聚焦新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心疗——职场心理压力调节》 等书,承担并完成多项省级研究项目。

 



 王孝清:女,山西孝义人。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现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研究室讲师,心理学实验室主任、科学哲学在读博士。讲授课程主要有《心理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科研方向为:儿童社会认知、推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曾主持校内人文科研项目 1 项,发表核心论文 3 篇,其中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百部篇工程三等奖以及山西省心理学学会一等奖共计 4 项,曾获山西大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奖。




高玲:女,祖籍安徽芜湖,生于山西长治。2005 年山西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目前被聘为副教授。

研究兴趣广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效率教学、道德决策与教育干预、员工心理与行为,分别涉猎教育心理学、道德心理学及管理心理学,但尤为关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干预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也乐于探索和开发研究的乐趣。

 



 陈永香:女,籍贯湖南,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现为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职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曾在PLoS ONE、《心理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目前担任《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杂志的审稿专家。现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ISSBD)会员。




靳义君:男, 1996 年山西大学本科毕业。2001 年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2005 赴日留学,2013 年回国。获日本立教大学现代心理学部研究科硕士、博士学位。日本心理学会会员,日本发展心理学会会员,日本青年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婴幼儿心理健康、青年心理及自我同一性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现在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担任的教学课程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心理健康及人格心理学。




卢富荣:女,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2002  9  2006 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6  9  2009 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z 学位;2009  9 月到 2012  7 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相关的课题多项,已经在《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Addictive Behaviors》、《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中国特殊教育》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现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曙光: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方向)。主要致力于社会心理学学科基本问题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人己关系、群己关系研究,兼涉人力资源管理及消费者行为研究。




霍雨佳:男,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一直从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和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研究。

持教育部青年专项基金项目“不同数感水平儿童的认知差异及干预研”。在《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和《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修订和研讨了《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西师版)》和《小学数学文化丛书》。

 



籍元婕:女,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讲师,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荣格分析心理学会IAAP)、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候选分析师,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会员、华人意象体现与梦的工作学会会员、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近年来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健康心理学论文,一部中国心理分析历史与发展专著,并拍摄多部心理学纪录影片,系我国心理学的艺术化展现与国际化传播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李瑶:女,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教学方面主要从事《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等课程的讲授;心理咨询方面擅长大学生等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研究方向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向为主。





熊满婷:男,江苏句容人。2006 年获得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留校工作,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主要教授的课程包括: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西方心理学史等。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山西省心理学会召开九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2019年3月17日,山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范红霞召集九届二次常务理事、各专委、工委主任、监事会和秘书处成员共45人,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在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会议室召开。 刘丽红秘书长主持了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有三:一是范红霞理事长关于2018年的工作总结与2019年工作安排;二是商讨、筹备2019年4月27日将举办的“山西省心理学会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学术年会”;三是讨论各工委、专委会开展心理学活动的相关规定。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韩树林书记受邀在会议一开始讲话,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发展,希望山西省心理学会和教科院一起共同促进山西省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前任理事长杨继平教授对新一届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呼吁心理健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跟上国内先进城市的步伐并努力赶超先进水平。范红霞理事长对省心理学会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9年各工委、专委工作进行了布置。同时宣布了石岩副理事长继杨继平教授之后,荣获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学家”荣誉称号,指出这主要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但也是省心理学会的荣誉。石岩副理事长表示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呼吁学会注重学术引导,科研的推广和应用。经过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大家对各工委、专委会开展心理学活动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形成决议。 最后,范红霞理事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感谢大家对省心理学会工作的一贯支持,并表示愿意继续与全省心理学工作者携手共进,尽力为山西省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浏览 7483 次查看更多 >>

紧急公告

公    告 各分支机构及各位会员: 根据“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印发的《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国评组发〔2022〕3号)”精神,学会在2023年所颁布的“优秀基层组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心理学普及工作先进个人”、“心理学普及工作先进集体”是未经批准的评比表彰行为,评比结果无效,相关证书已全部收回。以后,学会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望大家周知。 特此公告。                  山西省心理学会                  2024年7月15日

浏览 3220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心理学会简介

中文名:山西省心理学会外文名:shanxi psychological  society外文缩写:SPS隶属:山西科学技术协会地点:山西大学教育科学院会标:学会简介:山西省心理学会是由山西省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心理学会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创建于1957年(当时称谓太原市心理学会),是山西省民政厅审批备案、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现挂靠在山西大学教育科学院,是我省现有的全省性学会中最早成立的学术组织之一。下设8个工作委员会和14个专业委员会。联系我们:地址: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层;邮编:030400;电话:(0351)7639916;邮箱:shanxixinlixuehui@163.com。其他重要介绍:■山西省主要心理历届主要负责人■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成员名单■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专(工)委员会及现任主任名单■山西省心理学会心理服务人才库■山西省心理学会的网址和网站logo解读■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暨2019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浏览 7671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一次代表大会暨2018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2018年5月19日,由山西省心理学会主办,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的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一次代表大会暨2018学术年会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开放与合作,自律与伦理:共赢山西心理学新时代”。来自省内各高校、科研单位、心理机构共150余名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第八届学会秘书长范红霞教授主持。山西省科协郝建新副主席、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韩树林出席了此次大会。郝建新副主席要求山西省心理学会要以提高自身的自立能力,实现高水平的自治为己任,不断发挥学会聚集专业人才的作用,承担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任。韩树林书记介绍了教科院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会按照相关要求,一如既往地支持好、服务好学会的发展。山西省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长、山西大学心理系杨继平教授做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与财务报告,并为山西省心理学发展贡献奖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大会选举范红霞教授担任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石岩教授、刘丽副教授等7人当选副理事长,刘丽红副教授当选学会秘书长,并选举了常务理事16人。新任理事长范红霞教授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全体成员表态:山西省心理学会将以会员利益至上,心无私念、坚守正道、不负众望、全力以赴,为山西心理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尽心尽力。当日还召开了山西省心理学会第九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以及山西省主要心理服务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对山西省心理学会的新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学术年会上,范红霞教授做了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职业中的伦理守则”,先从“伦”“理”二字的“象”与“义”角度全新阐释了伦理在心理咨询职业中的内涵,接着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咨询经验,对新修订的心理咨询师伦理总则与分则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着重强调了咨询师与来访者应保持专业的工作关系,明确“边界意识”,并寄望山西省心理学工作者能够不断加强专业训练,提升自我。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心理分析博士后,欧洲精神分析组织间联盟(AIPEC)成员尹立做了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师个人发展的文化理路”,从中国现阶段心理咨询继续深入的需要和文化的陷阱与出路以及传统文化的心灵意义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心理咨询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意义与途径。会场气氛生动热烈,掌声不断。

浏览 6938 次查看更多 >>